劳动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试用期法律知识

劳动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2-11

 
171745
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了有关法律的试用期的事宜,不得在法定的试用期中延长试用期的时间,试用期一般来说只有三个月,超过三个月的试用期一般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应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动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

试用期的约定

根据现行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须遵守以下六点规定:

(1)试用期的约定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平等协商,不得由用人单位一方强行规定。

(2)试用期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3)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试用期的限制如下: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4)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而不能将试用期计算在劳动合同以外。如果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而没有约定具体的劳动合同期限,那么试用期则视为劳动合同期限。

(5)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适用于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后改变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对工作岗位没有发生变化的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续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改变工种的,可以重新约定试用期,不改变工种的,不再约定试用。

试用期的限制和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试用期不得延长。劳动者对用人单位不满意或认为不适合工作,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样地,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不能延长试用期继续进行考察。

(2)试用期的工资。根据第二十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一条款的目的是保护员工在试用期的工资权益。

试用期的合同约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这意味着企业不能在员工调换岗位时再次设立试用期。

(2)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试用期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并且不能先签订一个试用期合同,再签订正式合同。只有在正式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前几个月是试用期才是合法的。

以上是劳动法关于试用期的相关规定,企业和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遵守这些规定,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试用期开除员工赔偿多少
  2. 长期合同如何解除
  3. 劳务派遣人员怀孕期间合同到期可以解除合同吗
  4. 劳动法对试用期辞职的规定有哪些
  5. 用人单位收培训费合法吗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公司试用期7天没工资合法吗
  2. 7天试用期没有工资合法吗
  3. 劳务纠纷有留下案底吗
  4. 劳务分包缴什么税
  5. 休产假期间被裁员怎么赔
  6. 老板口头辞退员工有效吗
  7. 内退人员发生争议是否按劳动关系处理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合同下载

  1. 互联网公司员工合同范本
  2. 餐厅用工合同范本
  3. 用人单位聘用劳动合同范本
  4. 普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