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4-23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事项。竞业限制协议是一种约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协议中约定了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与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工作。然而,竞业限制协议的签字日期并不是合同的必备条款。即使协议中没有签字日期,只要双方自愿并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该协议仍然有效成立。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违反了竞业限制约定,根据约定,劳动者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竞业限制适用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和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但约定的竞业限制不得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前述人员在竞业限制期限内不得从事与本单位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竞业限制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
(一)成立和生效是根据不同的法律规则和判断标准来判断的。
合同成立与否是一个事实问题,其意义在于确定某一合同是否存在,以及该合同的类型和与其他行为的区别。合同成立的规则是用来确定合同关系的法律事实构成规则,只能作为成立与不成立两种事实判断。而合同的生效与否是一个法律价值判断的问题,其意义在于确定某一合同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和规定,能否产生法律所认可的效力。合同生效的规则是对合同效力进行价值评价的规则,包括有效、无效、效力未定、可撤销等。
(二)作为价值标准的生效规则和作为事实构成的成立规则有不同的法律要求。
合同成立作为一个意思表示的事实构成系统,其功能主要是确定合同是否存在。因此,合同成立的规则要求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具体、明确。
首先,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表明其意图设立、变更或终止合同关系,即合同当事人必须意识到并追求其行为所设定的权利义务效果。没有设立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意图的家庭协议或交易意向的约定不构成合同成立的要素。
其次,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明确指明所欲订立的合同的必要内容,即合同的必要条款,如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价金等条款。如果合同的必要条款不明确,合同文件虽然具有合同的外观,但没有合同的实质内容,因为合同设权的意图不明确而无法履行。一个完整的合同必须具备必要的条款才能成立。
第三,合同当事人的内在设权意思表示必须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其合意是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达到一致。要实现这一点,必须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的设权意思表示。确定合同是否成立的关键在于衡量当事人双方是否具有缔约意思表示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要约和承诺的过程。
第四,合同当事人的内在设权意思必须以一定的方式表示出来,并能够被外界客观识别。要约和承诺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对于实践性合同,还需要以交付标的物的形式来完成。合同当事人只有通过内在的设权意图在外部进行表示,才能被外界所识别。
作为评价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的价值标准的生效规则必须具有比当事人意思表示更高的层次。法律行为(包括合同行为)的生效要件主要涉及意思品质的要求。合同的生效规则必须体现合法、公平和效率的价值准则。
合法性要求是法律对合同效力评价的首要准则。如果一个合同的内容违反法律的要求,法律将无法保护该合同。合法性要求包括订约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合同标的必须合法,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