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6-24
股东之间的竞业限制协议的有效性取决于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股东同时也是公司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他们承担有法定的竞业禁止义务。如果违反竞业禁止义务并对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可以依法追究相关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
如果股东是公司的技术人员、财务人员等对公司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公司需要与股东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明确离职后竞业限制的期限、范围、地域以及补偿条款等内容。
如果股东既不是公司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也没有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为避免同业竞争,最好在公司章程中明确约定竞业限制的期限、范围、地域等内容。如果公司与股东之间没有相关的竞业限制约定,实践中如果出现股东同业竞争的行为,则难以有效地追究该股东的责任。因此,为避免此种现象出现,最好在公司设立之初就在公司章程或相关协议中进行明确约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自己开业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