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期间,经营者可以实施集中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法律知识

审查期间,经营者可以实施集中吗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0-07-21

 
170476
我国是禁止垄断经营的,只有市场竞争充分化,企业和行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不断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更好参与国际竞争,那么审查期间,经营者可不可以实施集中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审查期间,经营者可以实施集中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收到申请后,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在作出决定之前,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自收到经营者提交的符合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文件、资料之日起三十日内,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作出是否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经营者。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决定前,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不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经营者可以实施集中。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怎样认定的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下列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1)虚假标识行为。即经营者采用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使用与其相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的;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的;在商品上伪造、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行为。

(2)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行为。

(3)滥用优势地位行为,是指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公平竞争的行为。

(4)滥用行政权利行为,是指对市场经营活动有影响力的行政主体,出于地方利益或小集团利益,违反法律或公认的市场规则故意对市场进行干预,妨碍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也指来自经营主体外的直接或间接行政权利作用下的强买强卖的行为。

(5)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在账外暗中给对方单位、个人以回扣等其他人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购买商品的行为。

(6)亏本销售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7)强行搭售行为,是指经营者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销售商品的行为。

(8)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包括三类,即欺骗性有奖销售、借机推销质次价高商品的有奖销售、最高奖金超过5000元的抽奖式有奖销售。

(9)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经营者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主要表现为3种: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得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10)商业诽谤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和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物的行为。

延伸阅读
  1. 相关机构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的期限是多久
  2. 实施垄断行为的主体有哪些
  3. 反垄断行为经营者范围是如何的
  4. 经营者为研究开发新产品可以签订垄断协议吗
  5. 经营者合并是经营者集中吗

反垄断法热门知识

  1. 反垄断执法机构如何调查涉嫌垄断行为
  2. 美国的反托拉斯法简析
  3. 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是如何规定的
  4. 垄断行为的判断原则是怎么样的
  5. 为什么规制垄断行为
  6. 如何对行政许可进行分类
  7. 市场份额多少算垄断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