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标合同能否转让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5-28
当前社会在招标和投标的过程中,投标人中标后就应该和发包人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双应该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那么,工程中标合同能否转让?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工程中标合同的转让问题
一、转让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中标人在工程中标合同中不能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也不能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转让给他人。若中标人违反上述规定,转让项目金额在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将面临罚款的处罚。
二、分包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中标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或经招标人同意,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然而,接受分包的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并且不得再次分包。同时,中标人对分包项目向招标人负责,而接受分包的人对分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
三、违法行为的处罚
如果中标人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或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转让给他人,或者再次分包,将被视为违反法律规定。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违法行为将受到不同的处罚。对于转让、分包项目金额在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情况,将处以罚款。对于有违法所得的,将被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责令停业整顿,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中标合同的变更问题
一、合同主体变更
在中标后,招标人与中标人已经签订了合同并开始履行,如果中标人希望变更合同主体,也就是将合同的主体变为甲和丙,必须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得到合同另一方的同意。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是可以概括转让的,但必须经过合同另一方的同意。然而,由于该合同是通过招投标程序确定的,即合同乙方是通过该程序选定的,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变更主体,新的合同主体并没有经过招投标程序,可能涉嫌规避招投标程序的初衷。
二、实质性内容变更
与通常意义上的合同变更不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变更受到《招标投标法》的限制,禁止对中标合同的实质性内容进行变更。对于合同实质性内容的界定,应结合合同法和建设工程合同履行的特点进行界定,区分实质性内容变更和非实质性变更。在中标合同约定范围内,如果因设计变更、自然条件、工程量、签证与索赔等因素按照中标合同约定对标的、数量、价款、履行期限进行变更,并且未损害其他未中标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属于非实质性变更。在情势变更下,允许对合同实质性条款进行变更。对于非强制招标项目,一旦自愿采用招标方式订立合同,也不得进行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