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租还要再次收取佣金吗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2-28
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房屋租赁的时候,很多承租人会委托房屋中介的,中介撮合双方签订租赁合同后,会收取一定数额的佣金,为了规范房屋租赁市场的运行,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了规范意见,明确了房地产中介的行为,那么续租还能不能再次收取佣金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续租是否需要再次收取佣金?
新《民法典》对续租佣金的规定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新《民法典》以及2020年12月31日有效的《合同法》,与新《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将失效,并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代。根据发布的相关意见,房地产经纪机构不得赚取住房出租差价。对于住房租赁合同期满后承租人和出租人续约的情况,不得再次收取佣金。
相关规定
《关于整顿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公安厅、市场监管局、银保监局、网信办:住房租赁是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和新就业大学生。近年来,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快速发展,为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住房租赁市场秩序混乱,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和网络信息平台存在发布虚假房源信息、恶意克扣押金租金、违规使用住房租金贷款、强制驱逐承租人等违法违规问题,严重侵害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了贯彻党中央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统一部署,自2019年6月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整治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的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巩固整治成果,将整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严格登记备案管理
从事住房租赁活动的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和网络信息平台,以及转租住房10套以上的单位或个人,必须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从事住房租赁经纪服务的机构经营范围应当注明“房地产经纪”,从事住房租赁经营的企业经营范围应当注明“住房租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协作,及时通过相关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共享登记注册信息。房地产经纪机构在开展业务之前,应向所在地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备案。住房租赁企业在开展业务之前,应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向所在城市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推送开业信息。直辖市、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通过门户网站等渠道公开已备案或已开业报告的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名单,并实时更新。
二、真实发布房源信息
已备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和已开业报告的住房租赁企业及从业人员在对外发布房源信息时,应对房源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所发布的房源信息应实名,并注明所在机构及门店信息,包括房源位置、用途、面积、图片、价格等内容,满足真实委托、真实状况、真实价格的要求。同一机构的同一房源在同一网络信息平台上仅可发布一次,不同渠道发布的房源信息应一致,已成交或撤销委托的房源信息应在5个工作日内从各种渠道上撤销。
三、落实网络平台责任
网络信息平台应核验房源信息发布主体的资格和房源的必要信息。对于机构及从业人员发布房源信息的,应核验机构身份和人员真实从业信息,不得允许不具备发布主体资格、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机构及从业人员发布房源信息。对于房屋权利人自行发布房源信息的,应核验发布者身份和房源的真实性。对于发布10套以上转租房源信息的单位或个人,应核实发布主体的经营资格。网络信息平台应加快实现同一房源信息的合并展示,并及时撤销超过30个工作日未维护的房源信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求网络信息平台提供有关住房租赁数据的,网络信息平台应予配合。
四、动态监管房源发布
对于违规发布房源信息的机构及从业人员,住房和城乡建设、网信等部门应要求发布主体和网络信息平台删除相关房源信息,网络信息平台应限制或取消其发布权限。对于未履行核验发布主体和房源信息责任的网络信息平台,网信部门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的意见,对其依法采取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等措施。网络信息平台发现违规发布房源信息的,应立即处置并保存相关记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建立机构及从业人员数据库,有条件的可建立房源核验基础数据库,通过提供数据接口、房源核验码等方式,向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网络信息平台提供核验服务。
五、规范住房租赁合同
通过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成交的住房租赁合同应即时办理网签备案。网签备案应使用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管部门制定的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对于尚未出台合同示范文本的城市,应加快制定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合同示范文本应遵循公平原则,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提供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接口,推进与相关企业业务系统的联网,实现住房租赁合同的即时网签备案。
六、规范租赁服务收费
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应实行明码标价。在收费之前,应提供收费清单,列明全部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收费金额等内容,并由当事人签字确认。房地产经纪机构不得赚取住房出租差价。对于住房租赁合同期满后承租人和出租人续约的情况,不得再次收取佣金。住房租赁合同期满时,除冲抵合同约定费用外,剩余租金、押金等应及时退还给承租人。
七、保障租赁房屋安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制定政策,将闲置商业办公用房、工业厂房等非住宅改造为租赁住房。改造后的房屋应符合建筑、消防等方面的要求。住房租赁企业应编制房屋使用说明书,告知承租人房屋及配套设施的使用方式,并提醒其注意消防、用电、燃气等事项。住房租赁企业对于出租房屋进行改造或装修时,应取得产权人的书面同意,使用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材料和设备,装修后的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危及承租人的安全和健康。
八、管控租赁金融业务
住房租赁企业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应收账款为质押申请银行贷款。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住房租赁金融业务的监管。开展住房租金贷款业务时,应以经网签备案的住房租赁合同为依据,贷款期限不得超过住房租赁合同期限,贷款发放频率应与借款人支付租金的频率相匹配。在进行贷前调查时,应认真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并确定融资额度。在贷后管理方面,应严格审查贷款用途,防止住房租赁企业形成资金池和加杠杆。住房租赁企业不得以隐瞒、欺骗、强迫等方式要求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消费贷款,也不得以租金分期、租金优惠等名义诱导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消费贷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通过提供数据接口等方式,向金融机构提供住房租赁合同网签备案信息查询服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以便进行住房租赁合同网签备案和住房租金贷款的监管。
九、加强租赁企业监管
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加强对采取“高进低出”(支付房屋权利人的租金高于收取承租人的租金)和“长收短付”(收取承租人租金周期长于给付房屋权利人租金周期)经营模式的住房租赁企业的监管,指导住房租赁企业在银行设立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将租金、押金等纳入监管账户。住房租赁企业的租金收入中,住房租金贷款金额不得超过30%,超过这一比例的企业应在2022年底前进行调整。对于没有持续经营能力、扩张规模过快的住房租赁企业,可采取约谈告诫、暂停网签备案、发布风险提示、依法依规查处等措施,以防范和化解风险。对于涉及违规建立资金池等影响金融秩序的情况,各相关监管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加强日常监测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对于涉及无照经营、实施价格违法行为、实施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情况,市场监管部门应依法进行查处;对于涉及违反治安管理和犯罪的情况,公安机关应依法进行查处。
十、建设租赁服务平台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其他租赁需求旺盛的城市应在2020年底前完成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该平台应具备机构备案和开业报告、房源核验、信息发布、网签备案等功能。还应建立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及从业人员和租赁房源的数据库,加强市场监测。逐步实现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与综合治理等系统的对接。
十一、建立纠纷调处机制
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网络信息平台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对租赁纠纷承担首要调处职责。相关行业组织应积极受理住房租赁投诉,引导当事人妥善解决纠纷。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应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通过门户网站设立专栏,并加强与12345市长热线的协同,及时调查处理投诉举报。各地应将住房租赁管理纳入社会综合治理的范围,实施住房租赁网格化管理,发挥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化解租赁矛盾和纠纷。
十二、加强部门协同联动
城市政府对整顿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负主体责任。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公安、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网信等部门应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定期分析研判租赁市场的发展态势,推动部门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大整治规范租赁市场的工作力度。建立部、省、市联动机制,按年定期报送整顿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工作的进展情况。
十三、强化行业自律管理
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充分发挥住房租赁、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学会)制定执业规范、职业道德准则和争议处理规则,定期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风险提示。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及从业人员应自觉接受行业自律管理。
十四、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各地应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新媒体等渠道,加强宣传报道,营造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发挥正反典型的引导作用,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定期曝光典型案例,发布风险提示,营造住房租赁市场良好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