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信息公示范围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4-26
提起基金我们就能够想到有关企业的事项。基金一般分为私募基金和另一种基金。私募基金一般存在于企业之中。是企业比较常用的一种基金方式。广泛作用于市场。自己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私募基金信息公示范围及分类
一、规模类公示
私募基金的规模类公示根据私募基金管理人在登记备案系统中填报的认缴规模进行分类。以下是各类私募基金的规模分类:
- 私募证券基金(自主发行):分为50亿元以上、20-50亿元、10-20亿元、1-10亿元四个规模区间。
- 私募证券基金(顾问管理):分为50亿元以上、20-50亿元、10-20亿元、1-10亿元四个规模区间。
- 私募股权基金:分为100亿元以上、50-100亿元、20-50亿元三个规模区间。
- 创业投资基金:分为10亿元以上、5-10亿元、2-5亿元三个规模区间。
- 其他私募基金:分为10亿元以上、5-10亿元、2-5亿元三个规模区间。
规模类公示内容包括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基础信息,如名称、登记编号、登记时间、成立时间和注册地。根据登记编号顺序排列,并备注未公示管理基金规模较大的管理人。
二、提示类公示
提示类公示主要针对管理基金规模为零、实缴资本低于注册资本25%或低于100万元等情况。公示内容包括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基础信息,如名称、登记编号、登记时间、成立时间和注册地。涉及实缴资本的公示还包括实缴资本数额以及占注册资本的比例。
三、诚信类公示
诚信类公示分为以下情形:
- 虚假填报:包括机构基本信息与工商基本登记信息不符、股东信息与工商信息不符、高级管理人员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成绩与填报信息不符、虚报员工总人数。
- 重大遗漏:包括未填报或漏报正在运作的基金信息、未填报投资项目基本情况、机构财务数据缺失、未填报相关违法违规及不良记录诚信记录的情况。
- 违反三条底线:包括公开宣传、向非合格投资者销售、违反职业道德底线。
- 相关主体存在不良诚信记录:包括私募基金管理人、实际控制人、相关高管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中国基金业协会纪律处分。
诚信类公示内容包括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基础信息,如名称、登记编号、登记时间、成立时间和注册地,以及相关情形和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再列入此类公示。
私募基金管理人分类公示将根据登记备案系统数据进行及时更新。
基金型企业设立条件
基金型企业设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名称应符合《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允许达到规模的投资企业名称使用“投资基金”字样。
- 名称中的行业用语可以使用“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基金”等字样。在商号与行业用语之间允许使用“北京”作为行政区划分。
- 投资基金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5亿元,设立时实收资本不低于1亿元。5年内注册资本按照公司章程或合伙协议书的承诺全部到位。
- 单个投资者的投资额不低于1000万元(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普通合伙人不受此限制)。
- 至少3名高管具备股权投基金管理运作经验或相关业务经验。
- 基金型企业的经营范围核定为非证券业务的投资、投资管理、咨询。可申请从事其他经营项目,但不得从事发放贷款、公开交易证券类投资或金融衍生品交易、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对除被投资企业以外的企业提供担保。
- 管理型基金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设立时实收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