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决合同有效是否可以继续履行合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原则法律知识

裁决合同有效是否可以继续履行合同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5-02-15

 
16844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要依法成立才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对合同的效力产生争议的,可以通过申请仲裁解决争议,那么裁决合同有效可不可以继续履行合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裁决合同有效是否可以继续履行合同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仲裁裁定合同有效的,权利人可以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但合同出现履行不能的情形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构成违约责任应具备哪些条件

1、行为

一方当事人必须有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这是构成违约责任的客观条件。违约行为只能在特定的关系中才能产生。违约行为发生的前提是,当事人之间已经存在着合同关系。如果合同关系并不存在(如尚未成立,或已被解除,或被宣告无效),则不发生违约行为。

2、过错

即违约一方当事人主观上有过错,这也是违约责任的主观要件。当事人违约可能有各种原因,如不可抗力、对方违约等。因这些原因引起违约,当事人不能承担违约责任。只有因违约当事人的原因造成违约责任。因此,违约当事人要承担违约责任,主观上必须要有过错。而在双方过错的情况下,过错的大小是其承担违约责任大小的依据。

3、损害事实

损害事实指当事人违约给对方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从权利角度考虑,只要有违约行为,合同债权人的权利就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其损失即已发生。在违约人支付违约金的情况下,不必考虑对方当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损害及损害的大小;而在需要支付赔偿金的情况下,则必须考虑当事人所受到的实际损害。

4、因果关系

即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违约当事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只限于因其违约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其他损失,违约人自然没有赔偿的义务。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害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对这两种损害违约人应赔偿。

延伸阅读
  1.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2. 李先生与机电中心劳动合同纠纷案
  3. 留置权的适用范围
  4. 解除合同和终止合同的区别
  5.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网购纠纷的管辖权确定方式
  2.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3.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网站不履行合同如何赔偿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的履行解决方案

  1.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2.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3. 工作不想做了需要预告解除吗
  4. 被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5.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6. 如何签订行纪合同
  7. 一方的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热门合同下载

  1. 程序员用工合同范本
  2.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3. 饭店转让合同范本
  4. 劳务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