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罚则如何在商品房买卖纠纷中适用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5-02
在商品房买卖纠纷中,定金纠纷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一种,在房地产诉讼案件中也占有很大比重。矛盾双方争议的焦点往往是如何适用定金罚则?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受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按照法律关于定金的规定处理;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但该解释仍未明确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定金的如何适用问题。
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过程中定金罚则的适用
第一种观点:买受人不签订合同即违约
根据第一种观点,不论原因如何,只要买受人不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就应被视为买受人违反了认购书的约定,开发商有权没收定金。
第二种观点:买受人履行义务即开发商违约
根据第二种观点,只要买受人按照认购书规定的时间前往签约地点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买受人即履行了认购书中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义务。如果开发商不同意买受人提出的签约条件,最终导致无法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应认定为开发商违反认购书的约定,开发商应双倍返还定金。
第三种观点:公平诚信原则的适用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根据第一种观点,认购书无法包含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全部内容,因此开发商可以随意提出不利于买受人的合同条款,迫使买受人不接受,进而没收定金。同样,根据第二种观点,只要买受人按照认购书约定的时间前往签约地点,即使买受人毫无理由地提出不合理、不公平的合同条款,开发商也必须签订合同,否则需承担双倍返还定金的后果。这违反了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合同法基本原则,也不利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定金罚则的适用应遵循公平、诚信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如果一方无故未按认购书约定的时间和地点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或在签订过程中擅自改变认购书已确认同意的合同条款(如房屋状况、价款、面积等),导致无法签订合同,应认定为该方原因造成合同无法签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适用定金罚则。如果合同未能签订是因双方就认购书中未确定的其他合同条款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所致,应认定为非一方原因,而是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双方不构成违约,均无需承担违约责任,开发商应全额返还定金,不适用定金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