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9-20
众筹作为一种形式上容易越过法律界限的融资方式,与非法集资之间存在模糊的边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众筹的某些特征符合非法集资的构成要件,例如未经许可、通过网站公开推荐、承诺回报、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等。尤其是在股权众筹中,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转让股权进行私募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股权众筹容易与非法集资混淆,目前法律上对股权众筹尚无明确规定。
众筹涉及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募集资金,并使用他人的资金开展经营活动,因此与金融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密切相关,需要金融监管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然而,目前我国对众筹的法律监管几乎空白,主要依赖融资者的自觉和众筹平台的程序性监管。缺乏配套的法律环境主要表现在监管法律缺位和监管体制不匹配两个方面。
众筹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其形式和风险与传统融资方式不同。当前,国内大部分投资者对众筹的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对融资项目质量的判断力,容易在约定回报或创意项目的诱惑下做出错误的选择。如何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不过多干涉其自由选择是一个需要谨慎考量的问题。
在众筹活动中,由于信息交换的不对称,可能出现筹资者借助众筹活动欺诈投资者的行为,甚至众筹平台帮助或隐瞒筹资者的诈骗行为。当前我国的信用系统主要适用于特定金融机构和法院,对于互联网金融、众筹金融活动来说,个人信用信息对促进良性交易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立针对互联网金融、众筹金融活动的失信问题的法律救济具有重要意义。
众筹平台的公开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创意被窃取的风险存在。众筹项目大多涉及创意,有的项目已经面世,有的可能还只是半成品。由于众筹网站的公开性和对象的不特定性,创意被他人窃取的可能性非常大。在这个创新匮乏的现实环境中,偶尔出现的创新很容易成为商家瞄准的目标。因此,各个众筹网站都会建议项目发起人尽可能避免将关键信息披露出来,然而这并不能排除项目创意被剽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