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1-25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先调解后审判、两审终审制。如果调解成功,应该形成调解书,并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并盖上人民法院的印章。如果调解不成功,人民法院将根据法律进行判决,并作出判决书。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法定的上诉期内向高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进行再审。第二审判决为最终判决。当事人必须执行已生效的调解书或判决书。如果一方不执行,对方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第二审判决仍不服的当事人,只能通过申诉和抗诉程序,但不会影响第二审判决的执行。
由于保险合同的特殊性,争议不仅可能产生于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还可能涉及投保人与被保险人、被保险人与受益人以及上述主体与第三人之间。保险合同争议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般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协商是指合同双方在自愿诚信的基础上,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充分交换意见,相互切磋与理解,寻求一致意见,自行解决争议的方式。协商不仅可以快速解决矛盾,还可以增进双方的信任与合作,有利于合同的继续执行。当争议双方经过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可以约定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是指争议双方根据仲裁协议,自愿将彼此之间的争议提交给双方共同信任并经法律认可的仲裁机构的仲裁员进行调解,并作出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执行。
保险诉讼是指争议双方当事人通过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解决争端并进行裁决的方式。这是解决争议最激烈的方式。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解决民事纠纷的最权威机构,具有宪法赋予的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独立行使审判权,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