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9-20
在农村,土地纠纷通常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例如邻里之间的争议或者村民与村集体之间的纠纷。这些纠纷往往因为一点小事情而引发,比如某家种植超过界限、某家往邻居地里扔草等。对于这种纠纷,如果一味地按照政策和法律来处理,可能会变得非常复杂。解决这类纠纷的关键是因地制宜,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来处理。只有了解纠纷的内在原因和当事人之间的其他因素,调动村级因素,特别是地缘和人缘因素,以合情合理、平衡双方利益为目标,才能简化复杂问题,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原则是多管齐下。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是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有效途径。根据统计数据,复杂的农村土地纠纷往往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这是乡村两级和上级土地管理、司法等部门相互配合的结果。农村土地纠纷的大部分工作发生在基层,基层调解组织和工作是解决土地纠纷的基础,通常能够取得明显效果。然而,由于土地纠纷涉及多个层面,仅仅依靠基层调解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当尽快完善农村土地纠纷解决机制,实现多管齐下、综合解决。
具体而言,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需要以下措施:
司法机关和乡镇政府应当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强化基层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其在解决农村土地纠纷中的作用。
应当建立和完善县级土地仲裁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其在解决农村土地纠纷中的作用。
司法部门在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审理中应当加强监督,体现司法公正,严厉打击土地纠纷中的不法行为,保障村民和村集体等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
应当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其自觉守法、护法,有效防止各种土地矛盾纠纷的发生。
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根本方法是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经调查发现,很多涉及村民与集体之间的土地纠纷和村民之间的宅基地纠纷存在许多历史原因和客观原因。由于问题存在已久,相关证据难以查找,甚至有些当事人已经不在了,这导致一些土地纠纷难以理清事实、核对证据和依法解决。因此,解决大量农村土地纠纷的根本方法是标本兼治,治本为主。
应当规范农村土地承包行为,特别是村干部的行为。加强对涉及村民利益的各种承包行为的监督,重点审查相关协议,监督发包程序,加强协议履行的效果反馈,减少因协议不完善和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土地纠纷。
应当加强村级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村级档案保管和交接制度,解决因村干部变动导致的档案丢失问题,从而避免土地纠纷因为缺乏实据而无法解决的情况。
应当定期开展土地纠纷隐患排查处理工作,及时补充有关手续,澄清事实,搜集证据,做好相关记录,力争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消除问题发生的内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