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7-10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情况下,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然而,如果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承租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若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因此,如果承租人擅自转租房屋,该转租行为是无效的,受到的损失只能依照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向转租人(承租人)主张赔偿。
房屋租赁是指出租人(一般为房屋所有权人)将房屋出租给承租人居住或提供给他人从事经营活动,承租人需要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
房屋租赁合同到期后,任何一方不愿意继续租赁的,合同因履行期满而终止。在此情况下,承租人继续占有房屋不是依据合同规定的行为,而是一种无权占有行为,侵犯了房屋所有权人的所有权,因此构成侵权行为。
如果房屋所有权人在房屋租赁合同终止后,将房屋再次出租或出售给第三人,而原承租人拒不返还房屋导致房屋所有权人无法履行其他合同,那么由此产生的损失应由侵权人即原承租人承担。例如,房东将房屋出售给第三人,并约定某一日期交房,但由于原承租人拒不腾房,导致无法按照房屋买卖合同交付房屋,房东应向购房人承担逾期交付房屋的违约金,而该违约金应由原承租人承担。
原承租人继续占有房屋期间的租金不因租赁期限届满而免除,相反,原承租人应继续按照原租金标准支付租金。如果出租人将房屋再次出租给他人,而新租金低于原租金,则原承租人需承担原租金以及出租人因无法交付房屋而对新承租人承担的违约责任。其中,出租人对第三人的违约责任部分是原承租人对出租人的侵权赔偿。如果新租金高于原租金,则原租金与新租金之差是出租人的利益损失,应由侵权人赔偿。同时,侵权人还应承担出租人因无法交付房屋对新承租人承担的违约责任。
原承租人应承担的损失包括出租人的利益损失、出租人对第三人的违约赔偿或侵权赔偿、继续占有房屋期间的租金等。此外,原承租人还需要承担诉讼费用、执行费用等。因此,出租人可以通过侵权诉讼的方式追究原承租人的责任,并督促其尽快返还房屋并承担损失。
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一十六条的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在承租人转租的情况下,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仍然有效。如果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若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