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5-02-1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保证期间,债权人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时,保证债权也同时转让,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然而,如果保证人与债权人事先约定仅对特定的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禁止债权转让,那么保证人就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在债权转让的情况下,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民商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之四)》的规定,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时,保证债权也同时转让。债权人无需通知保证人,保证人仍需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盈伞财务公司诉广东华美集团有限公司担保合同纠纷案有关法律问题的请示的复函》也明确指出,在未经保证人同意的情况下,债权人将未经审批的对外担保的债权转让给第三人时,保证人仍应向受让债权的第三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不能以债权转让未经保证人同意为由免除赔偿责任。
各国民法对债权转让是否需要债务人同意或通知存在不同观点。自由主义国家认为债权可以自由转让,不需要债务人同意或通知,例如德国和美国法律。而通知主义国家认为债权转让需要通知债务人或经债务人同意,例如法国和日本法律。
中国的《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时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这种通知主义的规定既保护了债权人的自由处分权利,又保护了债务人不受债权转让的损害。
然而,债务人同意主义的立法也存在问题,过于严格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因此,通知主义的规定更加适合实践需求,既方便和保护了债权人的自由处分权利,又保护了债务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