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机关审计时,被审计单位禁止行为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审计机关审计时,被审计单位禁止行为有哪些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3-06

 
155713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特别是在国土辽阔、人员众多的我国,许多社会事务的办理都有着完善并且清晰的流程,可以依照着进行办理,而其中同样也包括了司法机关以及政府机关的事务办理,那么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被审计单位不得有哪些行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禁止行为

禁止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相关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审计机关在进行审计时,被审计单位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同时,被审计单位也不得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

审计机关的权力和措施

对于被审计单位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审计机关有权予以制止。在必要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审计机关还有权封存相关资料和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如果需要冻结在金融机构的相关存款,审计机关应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制止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

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有权予以制止。如果制止措施无效,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审计机关将通知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暂停拨付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直接有关的款项。对于已经拨付的款项,将暂停使用。

不影响被审计单位合法业务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

在采取上述措施时,审计机关必须确保不影响被审计单位的合法业务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

审计机关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

要求提供预算和财务收支计划等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机关的规定提供预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财务会计报告等资料。

要求提供电子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

此外,审计机关还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运用电子计算机储存、处理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电子数据和必要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文档。对于在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情况,审计机关也有权要求提供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拖延或谎报相关资料。

被审计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所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有责任。

审计机关的检查权力

检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

审计机关在进行审计时,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电子数据的系统。此外,审计机关还有权检查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这些检查要求。
延伸阅读
  1. 非法集资受害者怎么办追回本金
  2. 非法集资款能要回来吗
  3. 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体
  4. 对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的要求
  5.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轨会开除吗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面对处罚,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处罚措施
  2. 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
  3. 制定审计项目计划
  4. 国务院法制办、审计署负责人介绍《条例》增加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范围
  5. 事业单位临时工清退政策的实施
  6. 国务院公布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7. 掩饰隐瞒犯罪从犯怎么判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