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合同中保管人的留置权是什么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2-05
为了保证债权债务的顺利实施,一般寄存人都会留置一些保管物,一旦寄存人违反约定不支付保管费(报酬)以及其他费用的,保管人对保管物享有留置权,具体法律是如何规定留置权的呢,可以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看看。
保管合同中保管人的留置权是什么
合同法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三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保管合同中约定寄存人向保管人支付报酬,包括报酬的数额、支付方式和地点等。当事人在合同中作出此约定时,寄存人有义务按照约定向保管人支付报酬,即保管费。
其他费用的处理
"其他费用"是指保管人为保管物品实际支出的必要费用。法律对"其他费用"的处理有以下几种情况:1. 当事人约定有偿保管,保管人为保管物品实际支出的费用已经包括在报酬(保管费)中;2. 当事人约定无偿保管,但可以约定寄存人应当支付为保管而支出的实际费用。如果有此约定,寄存人应按照约定履行。即使没有此约定,根据公平原则,寄存人也应当支付为保管而支出的实际费用。
保管人的留置权
如果寄存人违反约定不支付保管费和其他费用,保管人有权对保管物品享有留置权。留置权是指保管人以该财产抵押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保管人在留置保管物品后,应给予寄存人不少于两个月的期限履行债务。只有在寄存人逾期未履行债务的情况下,才可以处理留置的财产。同时,在这段时间内,保管人仍有责任妥善保管留置物品。如果由于保管不善导致留置物品毁损或丧失,保管人应承担民事责任。当事人可以另有约定,也可以选择不行使留置权。根据担保法第八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不得留置的物品"。例如,如果寄存人寄存的手表是其祖传物品,对寄存人具有特殊意义,可以与保管人在合同中约定:即使寄存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保管费,保管人也不得对该手表进行留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