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的听证制度适用范围包括哪些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2-02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听证程序的法律特征
听证程序是一种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是对特定事项进行质证、辩驳的程序,旨在保证行政处罚的合法性与公正性。听证程序并非独立完整的程序,而是行政处罚一般程序中的一道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在行政机关专门人员的主持下,给予当事人发表意见、提出证据的机会,以进一步查清事实和核实证据。
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邮政部门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同时,根据信息产业部发布的《通信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对公民罚款在1万元以上,对法人或其他组织罚款在10万元以上,也属于适用听证程序的范围。
听证程序的主持人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在邮政部门中,一般应当指定法制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或承担法制工作的机构相关人员主持听证。案件承办部门不得主持听证。同时,听证的记录员也应当遵守前述规定。
听证程序的举行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听证程序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后的3日内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如果以口头形式提出,案件调查人员应当记录在案,并由当事人签字。
- 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后,法制工作机构或承担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送达《行政处罚听证会通知书》,告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听证会主持人名单以及可以申请回避和可以委托代理人的事项,并通知案件调查人员。案件调查人员应当在当事人要求听证之日起3日内告知法制工作机构或承担法制工作的机构,并将案卷一并移送。
- 听证参加人员包括听证主持人、听证记录员、案件调查人员和当事人。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 听证应当公开举行,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除外。
- 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根据听证情况,制作《行政处罚听证会报告书》并提出处理意见。该报告书连同案件调查材料和听证笔录,将提交邮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查。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根据情况分别作出予以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或移送其他有关机关处理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