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1-30
对于借款纠纷,人民法院一般认定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所载明的借款金额为本金。如果预先在本金中扣除了利息,法院应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借款的利息计算是根据借款人约定的还款金额和实际借款金额进行的。如果出借人起诉要求偿还借款,而借款人抗辩利息超过36%,属于高利贷情况,借款人可以对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提供证据。
如果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而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被告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被告提供相应证据后,原告仍需承担证明借贷关系成立的举证责任。
如果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
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要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