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1-28
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宗旨是为了维持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交易秩序的安全。各国立法和学者普遍认为,善意是相对于恶意而言的,是行为人的内在心理活动状况。然而,在具体标准的设置上,各国立法和学理观点并不完全一致。
根据我国学者的观点,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应该理解为行为人在进行某种民事行为时不知道存在某种足以影响该行为法律效力的因素。此外,善意的含义还可以分为“积极观念”和“消极观念”。前者要求受让人将让与人视为所有权人,后者要求受让人不知道或不应该知道让与人为无权处分人。大多数国家采取了消极观念的说法。然而,如何判断受让人是否“不应该知道”是一个难以操作的问题。实际上,“不应该知道”指的是受让人的过失是否影响善意取得的成立。
目前,各国存在三种立法例:
为了兼顾所有人的利益和交易的安全,受让人应该承担一定程度的注意义务。为了减少司法审判活动的随意性,应该坚持按照客观标准进行判断。如果一个正常的人在交易过程中不会怀疑出让人无权处分的事实,那么就可以认定受让人为善意。当然,为了发挥善意取得制度的作用,不应该对第三人过于苛刻,不能因为第三人有一些轻微过失就认定其为恶意。只要第三人没有故意和重大过失,就应该认定其为善意。
第三人的主观善意心态涉及到善意的举证问题。第三人的主观心态是善意还是恶意,必须通过证据来查明。在查明第三人的主观心态时,是由第三人举证证明其为善意还是首先推定其为善意,这取决于举证责任的承担规则,往往影响裁判结局。
一般情况下,民事实体法不解决诉讼过程中涉及到善意恶意的举证责任问题。即在诉讼过程中,到底是由受让人提供证据证明其为善意,还是由所有权人提供证据证明受让人属于恶意,是诉讼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根据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所实行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在关于善意取得的案件中,原告只能是原所有权人。因为在发生无权处分的情况下,受让人已经实际占有财产,并处于对财产的控制中的有利地位。因此,受让人一般不会主动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要求法院确认其为善意取得人。相反,原所有权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会以原告身份向法院提出善意取得不成立之诉。既然原所有权人以原告身份起诉要求确认受让人不是善意取得,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原所有权人有义务证明受让人为恶意,这就导致了推定受让人为善意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