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2-04
所有权的取得是指权利主体根据法律事实取得财产所有权。根据《民法通则》第72条的规定,所有权的取得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所有权的取得可以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方式。
原始取得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直接取得财产所有权,而不依赖于所有人的权利和意愿。原始取得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生产、收取孳息、没收、先占、添附、遗失物的拾得、埋藏物及隐藏物的发现、善意取得、时效取得等。
生产是获取财产所有权最重要的方式,因为社会产品大多是通过生产的方式取得所有权。孳息是指基于原物所产生的收益,在与原物没有分离之前,只能由原物所有人取得所有权。在孳息与原物发生分离之后,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否则也应由原物所有人取得所有权。
没收是根据法律规定,将财产强制收归国有的一种措施。在我国,没收主要包括将官僚资本和反革命分子的财产无条件收归国家所有,以及国家依法没收违法犯罪分子的财产,属于对违法犯罪分子的一种惩罚。
继受取得是指根据所有人的权利和意愿,基于法律行为或法律事件而取得财产所有权。继受取得的方式也有多种,主要包括转让财产、接受继承和遗赠、以及其他原因。
转让财产是通过买卖、赠与、互易等法律行为,由一方将财产所有权转移给另一方所有。接受继承和遗赠是指在所有人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基于继承和遗赠,取得遗产的所有权。其他原因包括国家通过征收、征用、征购、税收等方式取得国家所有权。
继受取得,也称为传来取得,是指通过某种法律行为从原所有人那里取得对某项财产的所有权。这种方式是以原所有人对该项财产的所有权作为取得的前提条件的。
继受取得的根据主要包括买卖合同、赠与和互易、继承遗产、接受遗赠,以及其他合法原因。通过买卖合同,买受人可以取得原出卖人的财产所有权。赠与人将财产无偿转移给受赠人,或者通过互易交换财产,也可以导致所有权的移转。继承人按照法律规定或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取得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受遗赠人按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遗赠指定,取得遗赠的财产。此外,通过其他合法原因,也可以取得或形成财产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