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2-08
无因管理是指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一方为他人处理事务并承担相关费用的行为。在无因管理中,管理人是否有权要求报酬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从制度价值、公平原则和债务性质等方面来探讨无因管理人是否应享有报酬请求权。
无因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平衡“禁止干预他人事务”和“鼓励助人为乐”这两个原则,以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如果规定无因管理人有报酬请求权,可能会导致职业化现象的出现。因为管理人可以获得报酬,很多人可能出于追求利益的目的,寻找可进行无因管理的对象,从而干预他人事务,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每个人都有做好事的权利,但别人也有拒绝接受帮助的权利,这将引发权利与权利之间的冲突,使无因管理制度的价值目标无法实现。
民法强调公平原则,即损失多少应该补偿多少。对于无因管理人而言,已经获得了公平的补偿,报酬是超过损失补偿的一种收益,与公平原则不相符。
如果规定无因管理人有报酬请求权,将在无因管理债务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债务。然而,如何规定报酬请求权的性质、范围和种类仍然存在问题。在没有具体规定相关机制的情况下,不应规定报酬请求权。否则,报酬请求权将缺乏社会和理论基础,报酬将成为无法衡量的债务,给予与否、给予多少都不明确,这不仅不具备可操作性,反而容易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