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管理中的受益人的认定标准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8-19
所谓无因管理,指的就是出于为他人的利益着想而管理别人的事物的事件。可是也不得不说有很多的人会因为无因管理而得到一定的利益。无因管理中的受益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相关问题。
无因管理中的受益人的认定标准
管理者的利益与无因管理制度的适用
根据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之一,管理者必须有为他人利益而管理的意思。当管理者纯为自己利益而进行"无因"管理时,是否适用无因管理制度呢?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极个别情形下,从保护被管理人的利益出发,才可适用无因管理制度。例如,甲帮助保管外出邻居乙的电视机,但甲为牟利将实价为500元的电视机自行修理后作价600元售给丙。如果按照侵权行为来处理,乙只能主张电视机实际价值500元的权益,而甲将享有超出价值100元的利益,这显然与情理不合。因为甲的行为违背了乙作为所有权人的意愿,所以所得利益应归乙所有。只有依据无因管理制度,乙才能取得甲管理所产生的全部利益(600元)。然而,乙应在所受利益范围内偿还甲管理事务支出的必要费用(修理费用)。
精神损失赔偿在无因管理之债中的支持
无因管理的法律救济问题
无因管理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旨在解决法律救济问题。我国关于无因管理的规定已明确表示,管理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因管理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在管理人受到人身损害且实际经济损失得到无因管理的补偿后,是否应该赔偿精神损失呢?我认为,无因管理作为管理人的义举,纯属自愿行为,其目的也是为了弘扬社会正义。无因管理的法律救济目的仅在于确保管理人的实际权益不会因为帮助他人而受损。因此,无因管理之债的请求范围应仅限于管理人因无因管理行为产生的各项损失。作为一种惩罚性措施,精神损失赔偿作为无因管理之债的一部分,对于侵权行为人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对受益人来说,赔偿精神损失是不合适的。因此,在无因管理之债中,不应承认精神损失赔偿。
正确区分无因管理与侵权行为
判别两种行为的标准
通常情况下,公民和法人的事务应由各自依法管理,任何人都不得加以干涉。在没有法律规定或约定的情况下,管理他人事务往往被视为一种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与侵权行为在形式上都存在无法定或约定义务干涉或侵犯他人权益的情况,因此在划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我认为,可以以行为结果为主,行为动机为辅的标准来判断两种行为。虽然两种行为都起源于无因,但无因管理人的主观动机是源于为他人谋利益的善良愿望,并且他们积极地实施了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从结果上看,无因管理的受益人因为无因管理而得到了好处,避免了在财产或人身上可能遭受的损失,即管理人的行为最终符合受益人的明示或可推知的意愿。相反,作为侵权行为人,在"管理"他人事务时,存在故意或过失使他人法定权益受损的心理状态,并且客观上确实给他人带来了人身、财产或其他权益的损害。在确定两者的区别时,必须将动机与结果结合起来,并以结果为主要划分依据。有时,行为人可能有为他人谋利益管理事务的主观愿望,并付诸行动,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仅没有使他人受益,反而因此自己遭受损害。这显然不能构成无因管理之债。另一方面,当行为人的明确动机是侵权,但事实上却没有达到预期的利益,反而给自己带来了损害,这时应查明行为人的动机,并不可认定为无因管理之债。此外,只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才能构成侵权行为之债的主体。然而,为了倡导社会良好道德,法律同样允许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的人成为无因管理之债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