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无因管理之债与不当得利之债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无因管理法律知识

如何区分无因管理之债与不当得利之债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2-06

 
142073
所谓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律规定或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所谓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那么如何区分无因管理之债与不当得利之债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了以下案例,希望能为您解答疑惑。欢迎阅读!

如何区分无因管理之债与不当得利之债

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的本质区别

无因管理是指一种法律事实,而不当得利则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使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

案例背景

2011年5月,钟某因急需资金,通过朋友黎某的牵线向某银行贷款3万元。然而,同年11月钟某与丈夫达成离婚协议后外出打工,一直未归还借款。某银行遂让黎某催款,由于无法联系到钟某,黎某代替钟某还清了借款本金3万元及利息。随后,黎某与钟某因此事发生纠纷。

不同意见的存在

在处理本案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黎某代钟某偿还了借款及利息,尽管双方没有明确的法定或约定义务,但这种行为构成了无因管理之债,因此应根据无因管理的规定,判决钟某偿还黎某支付的借款本金3万元及利息。第二种意见认为,钟某由于无法律上的原因而获得一定利益,导致黎某遭受损失,双方形成了不当得利之债,因此应根据不当得利的规定,判决钟某返还所得的不当利益,包括借款本金3万元及利息。

笔者支持第二种意见

本案中,黎某代付行为导致钟某与某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消失。对于钟某来说,她实际上占有并使用了这笔借款,但黎某代替她履行了还款义务,间接地使钟某在事实上获得了一定的财产利益。钟某作为债务人有还款义务,她本应该减少占有的财产利益,但实际上却未减少,这可以视为消极增加的利益。

对于黎某来说,代钟某还款导致他的财产利益受到了损失。在本案中,钟某与某银行之间存在合同债务,黎某既不是借款合同的相对方,也不是担保人,因此没有义务偿还借款。黎某在没有负债的情况下代替他人还债,不论其动机如何,其财产利益受损是不争的事实。本案中,只要黎某进行代付行为,钟某就会获得利益。如果黎某不代替钟某还款,钟某就无法获得利益。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不当得利的适用

黎某代钟某还款并没有法律依据。本案属于给付型不当得利,而且是“给付目的不达”的不当得利。黎某的给付行为是为了实现将来钟某向其偿还债务,但在此之前双方并没有债务债权关系。钟某在被动消除债务后未向黎某还款,导致黎某的给付目的无法实现,钟某所获得的利益缺乏正当性。因此,构成了不当得利。

结论

综上所述,钟某没有合法的依据获得不当利益,从而导致黎某遭受损失。因此,应根据不当得利的规定,判决钟某返还给黎某所得的不当利益,包括借款本金3万元及利息。本案应适用不当得利之债的规定进行判决。

延伸阅读
  1. 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
  2. 不当得利跟拾得遗失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 无因管理之债的效力
  4. 不当得利之债能否继承
  5. 我国留置权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连带赔偿责任的处理方法
  2. 善意取得的要件及其适用条件
  3. 什么样的借款属于高利贷
  4. 信用卡逾期已经三个月了,怎么办
  5. 坐牢几年信用卡逾期出狱怎么办
  6. 信用卡逾期1万还不了分期怎么办
  7. 转账转错了对方不还怎么办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