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无因管理法律知识

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5-02-10

 
190933
无因管理指的是对于别人财产进行管理,不当得利指的是获取了不当的利益,二者之间是不同的,不仅仅是定义上面,在其他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例如,当事人的主观心态,主观意思直接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发展。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介绍一下什么是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的内容。

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

一、无因管理

无因管理是指在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损失而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无因管理法律制度源于古罗马法,并在近代各国民法中建立了相应的法律制度。无因管理法律制度倡导社会互助的道德追求,确认无因管理的合法性,以阻止管理行为的违法性,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

无因管理可以分为真正无因管理和不真正无因管理两种类型。真正无因管理包括适法无因管理和不适法无因管理,而不真正无因管理包括误信管理、不法管理和幻想管理。不同类型的无因管理具有不同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

无因管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见义勇为、帮助邻居家收被子等行为。这些行为都属于无因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义务的助人行为。

二、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在没有合法根据的情况下获得利益,从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害的事实。不当得利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任何人都不得无合法根据地取得利益而致他人损害。

根据法律规定,取得不当利益的一方当事人应将其所得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受损失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取得利益的一方返还其不当得到的利益。因此,不当得利成为债务产生的原因,基于不当得利而产生的债务称为不当得利之债。

不当得利之债与合同债务和无因管理之债务不同。不当得利之债不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意,也不是当事人追求的法律目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法律直接赋予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纠正不当得利的现象。不当得利属于事件而非行为,不是一方当事人为维护他人利益而实施的合法事实行为。不当得利可以因各种原因发生,但作为债务的产生原因,无论是因何原因造成的,只要产生了不当得利的后果,就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不当得利之债。

延伸阅读
  1. 被继承人的债务清偿顺序
  2. 甲乙丙交通事故案件中甲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依据
  3. 将委托保管的东西高价出卖是无因管理还是不当得利
  4. 连带责任中求偿权的要件和范围是什么
  5. 侵权责任的权利可否让渡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不良资产处置周期及法律措施
  2. 无权处分赠予合同的效力问题
  3. 父亲欠的债务,儿子有责任偿还吗?
  4. 招商银行信用卡6万逾期会坐牢吗
  5. 法院判决不当得利之债,请问应该是几年
  6. 抖音主播利用情感维系上票,打着假谈恋爱的幌子,获取利益属不当得利吗
  7. 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有什么区别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