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的转让有哪几种情况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债权转让法律知识

债权的转让有哪几种情况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5-01-17

 
140593
根据我国目前法律的规定,债权的转让仅存在于合同当中,即合同权利的让与,指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其性质上仍然是一种合同,具有合同成立及生效的构成要件,即要求转让方和受让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双方债权转让的意思表示起初不具有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及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亦不可以合法形式掩盖不法的目的。

合同权利转让的效果及其与其他概念的比较

一、合同权利转让的效果

合同权利转让是指原合同主体的变更,其效果可以包括两种情形:

  1. 转让方退出原合同关系,由受让人代替其债权人地位。
  2. 转让方不退出原合同关系,与受让方共同成为原合同的债权人。

二、合同权利转让与其他概念的比较

1. 债权转让与赠与合同

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的合同,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赠与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即受赠人可以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赠与合同一般是赠与人基于物权而实施的处分行为,一般具有无因性,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除非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

而债权转让基于原合同,受让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债权转让是债权请求权的转让,即债权人将其债权请求权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成为新的债权人。同时,债权转让还涉及财产所有权的转让,以及与债权相关的一些合同义务的转让。债权转让一般是具有原因的,即转让方与受让方存在着债权债务关系或其他关系。

2. 债权转让与向第三人履行

债权转让与向第三人履行不同。在债权转让中,债权人将其债权请求权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成为新的债权人。而在向第三人履行中,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形成委托关系,债务人向债权人指定的第三人履行债务。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正当履行时,由债权人而不是第三人向债务人追究违约责任。当第三人违约时,由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而非债权人。

3. 债权转让与债权的代位权及撤销权

债权转让与债权的代位权及撤销权也存在区别。代位权及撤销权的行使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在债务人实施损害其债权行为时,由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主动向第三人行使原债务人的债权或撤销权。而债权转让是转让方与受让方合意的结果,无须诉讼程序解决。

延伸阅读
  1. 不当得利债权能够转让吗
  2. 公司合并后,债权债务关系转移
  3. 共同保证人如何承担保证责任
  4. 侵权拍卖的特点
  5. 抵押合同是否要约定期限,法律上如何认定

债的转移热门知识

  1. 合同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法定期限
  2. 欠款追讨的法律途径和程序
  3. 借款合同履行的证明
  4. 债务置换的方式及法律规定
  5. 债权人免除债务的法律特征
  6. 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及其特征
  7. 小贷公司债权转让的法律问题
债的转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