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相互担保违法吗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5-23
企业间为了借款而会进行相互担保,当从银行里面获得了借贷款之后,一些人对于这类相互担保的行为不知道是否构成了违法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有不合法的情况出现,想要通过法律了解清楚。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讲解这方面知识。
企业间相互担保法律解析
引言
自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生效,取代了此前的《担保法》。因此,在《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中,关于企业间相互担保的法律解释将不再适用。本文将对企业间相互担保的合法性进行解析。
企业间相互担保的合法性
根据《担保法》第七条的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为保证人提供担保。因此,两个公司相互提供担保并不违法。此外,根据《公司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为他人提供担保时,需要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经过董事会或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才能生效。如果公司章程对投资或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那么公司在提供担保时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对于公司为公司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情况,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决议才能生效。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相关规定,被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能参与相关决议的表决。这意味着该决议必须由其他股东的过半数支持才能通过。
结论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两个公司之间相互提供担保并不违法。然而,在提供担保时,必须遵守公司章程的规定,并经过相应的决议才能生效。此外,对于公司为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情况,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决议,并且被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能参与相关决议的表决。因此,在进行企业间相互担保时,相关公司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担保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