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9
代位权的存在基于债权的存在。如果债权人没有对债务人享有合法债权,或者其债权被撤销、宣告无效或解除,那么债权人将无法享有代位权。
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权利是行使代位权的必要条件。如果债务人没有对第三人享有权利,或者曾经有权利但已经行使完毕,那么债权人将失去代位权行使的对象,无法行使代位权。至于债务人对第三人的权利是在合同关系成立之前还是之后发生的,这并不重要。
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是指债务人应当而且能够行使权利却选择不行使。所谓应当行使是指债务人如果不及时行使权利,那么该权利有可能消灭或丧失。例如,请求权将因时效完成而消灭,受清偿权将因未申报破产债权而丧失。
我国《合同法》对此未予明确规定,解释上认为代位权的行使也应以债务人陷于迟延为条件。债务有履行期限的,债务人在届期不履行即构成迟延;债务没有履行期限的,经债权人催告后,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仍不履行才构成迟延。但是,债权人为保护债务人权利而行使代位权的行为,可以在履行期限届至前进行,因为债权人行使此种权利的目的仅在于防止债务人权利的变更或消灭,而不是代位请求第三人向债务人履行义务。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目的是保全自己的债权。究竟达到何种程度才能被视为保全的必要,理论上认为是指债权人的债权有不能依债的内容以受给付的危险,因此需要行使债务人的代位权,以满足债权的实现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