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6
债务纠纷的证据主要包括合同、借条、收据、欠条等相关文件,这些文件能够证明债权人与被告之间存在债权关系。
银行汇款凭证、在场证人证言等证据能够证明债权人已经履行了给付义务或其他约定义务,而债务人却逾期不履行义务。
如果有担保人或介绍人参与其中,必须提供其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信息。如果是单位担保,还需要提供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情况。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可以将配偶作为共同被告。
如果有证据能够证明被告不履行义务的原因,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提供。
上述证据应当形成一个有效的证据链,不能仅依赖某一项证据而放弃提供其他证据的机会。如果只有孤立的证据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整个官司的败诉。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规定,因保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中,债权人可以同时向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主张权利,法院应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如果债权人只起诉保证人,除非保证合同明确约定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否则法院应通知被保证人参加诉讼。债权人也可以只起诉被保证人,而不列入保证人。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法律倾向于债权人向被保证人即主债务人请求债权,保证人在诉讼中处于辅助、候补的位置。然而,连带责任保证人是个例外,债权人可以选择单独起诉被保证人或保证人,这是由连带责任保证制度的价值取向决定的。然而,在整个制度设计中,并未考虑到保证人的意思表示,保证人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对于债权人只将连带责任保证人列为被告的情况下,保证人是否只能被动接受,以及保证人是否有权提出追加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的权利,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