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与<担保法>比较分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合同法律知识

<物权法>与<担保法>比较分析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10-29

 
138937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出台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相关规定发生一定的重叠甚至冲突。物权法施行后,担保法与物权法如何适用,存在发生不一致时如何处理问题。《物权法》第一百七十八条对此作了原则性规定:“担保法与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法”,也就是说在法律适用上物权法优先于担保法。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资料,将担保法与物权法存在的不一致分析如下。欢迎阅读!

《物权法》与《担保法》的比较分析

一、独立担保的约定无效

根据我国《担保法》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无效。只有在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情况下,才按照约定执行。而我国《物权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设立担保物权应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无效,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通过对比可以得知,除非法律对独立担保另有规定,担保合同的效力独立于主合同的约定在物权法实施后均属无效。

二、担保合同与担保物权的效力区分

根据我国《担保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以财产抵押的,应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质押合同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而我国《物权法》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以财产或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通过对比可以得知,物权法将基础关系(合同)与物权变动的效力区分开来,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合同另有约定,担保合同一经成立即生效。合同生效后,如一方不依约办理抵押登记或转移占有,另一方可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

三、抵押物的范围扩张

根据我国《担保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可以抵押的财产包括房屋、机器、交通运输工具等,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可以抵押的财产才能办理抵押。而我国《物权法》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可以抵押的财产包括建筑物、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正在建造的建筑物、交通运输工具等。只要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财产,就可以进行抵押。通过对比可以得知,相较于担保法,物权法对动产抵押的范围没有限制,赋予当事人更大的意思自治权。

四、新增浮动抵押制度

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对浮动抵押制度未作规定。而我国《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一条明文规定,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约定的实现抵押权情形时,债权人有权就实现抵押权时的动产优先受偿。通过对比可以得知,物权法对浮动抵押作了明确规定,允许债务人将现有和将有的动产进行抵押,提高了债权人的优先受偿权。

五、部分抵押物的登记效力规定不一致

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应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而我国《物权法》的规定,以交通运输工具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因此,自2007年10月1日起,以航空器、船舶、车辆等交通运输工具办理抵押,只要签订抵押合同,抵押权即成立,但需要登记后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六、物的担保与人的担保先后效力规定不一致

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而我国《物权法》的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时,债权人应按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通过对比可以得知,物权法没有采纳担保法关于“物的担保优于人的担保”的理论,而坚持物的担保与人的担保没有先后之分的原则下,兼顾公平的原则对债务人提供的物的担保与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法律效力作了区分。

七、抵押财产转让的限制更加严格

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应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而我国《物权法》的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通过对比可以得知,物权法对抵押财产转让的限制更加严格,要求抵押人在转让抵押物时必须经过抵押权人的同意。

八、担保物权的存续期间规定不一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或登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诉讼时效结束后,担保权人在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两年内行使担保物权,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延伸阅读
  1. 二手房买卖后合同的法律效力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3. 动产抵押合同生效
  4. 合同无效但是房子已经过户了有法律效力吗
  5. 应收账款作担保要登记吗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无钱还债担保公司拖车合法吗
  2. 反担保人的适用情况
  3. 债权尚未到期的情形下,我们是否可以行使代位权
  4. 担保合同应该什么时间生效
  5. 民法典规定是否有担保合同
  6. 民法典:抵押反担保人是否能向债权人请求代偿?
  7. 代位权的发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