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银行业法 >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监督管理措施法律知识

中央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11-10

 
136660
(一)中央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根据《公司法》,2008年末,我国141家中央企业中只有21家按照该法注册,占比不到15%。许多中央企业实际上是国有企业改制成为国有独资公司,仍然按照《企业法》注册,受《企业法》调整。这种股权结构单一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固有缺陷。决策层与管理层交叉任职,关键时刻往往是管理层代替法治,董事会的监督和制衡功能被严重削弱,内部监督也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管理链条长,主业不清晰

管理链条过长必然导致信息传递不畅,母公司战略意图难以贯彻。此外,一些中央企业历史上形成的多种经营、主业不突出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部分中央企业又因为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战略性思考,贪大求快,盲目追求多元化,造成新的主业不明问题,使得中央企业面对更加复杂的内部控制设计,不得不增加内部控制成本。

对内部控制理解不到位

在观念上,很多人将内部控制活动与内部控制体系划等号。然而,内部控制涵盖了更多要素,例如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而不仅仅是与会计控制相关的一小部分控制活动。此外,高级管理人员往往被排除在控制体系之外,然而,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和权力,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将更加严重。

“走出去”加大控制难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央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企业战线更长,布局更分散,加之国际市场情况复杂多变,大大增加了中央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

改善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深化国企改革,治理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首要要素,需要建立在良好的控制环境基础上。为了完善控制环境,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国资委在规范中央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以健全外部董事制度和授予董事会部分出资人的权力为核心的国有独资企业董事会试点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效果。然而,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内部人治理状况,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进中央企业产权多元化,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扁平管理,畅通信息,突出主业

应坚决处置长期处于管理链条末端的子企业,提升存续子企业的管理级次,努力实现扁平化、集权化管理。同时,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沟通系统,畅通对话渠道,保证信息在各部门、各级层间有序传递、迅速反馈。此外,突出经营主业对于内部控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企业明确内部控制的重点,合理设计控制机制。

提高认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加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宣传力度,使管理层和员工都认识到,内部控制是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系统工程。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特别是在内部控制机制设计上下功夫。只有更新观念,构筑起严密的内控体系,健全机构,明确责权,并且坚持制定制度、贯彻执行、考核评价三位一体,才能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避免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内部控制要注重以人为本

首先,要加强教育,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不间断地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调动和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内部控制奠定道德基础。其次,奖惩并举,完善配套的激励机制。要防患于未然,避免为蝇头小利铤而走险的行为,使内部控制更加有效。最后,重视监督,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企业不仅要构建严密的控制制度,还要建立具有操作性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充分发挥各种内部监督作用。

延伸阅读
  1. 企业成本管理有哪些产生误区
  2. 施工项目管理及经营风险控制
  3. 检查企业债务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4. 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5.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热门知识

  1. 接管期限延期是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吗
  2. 退保率是什么意思,退保率如何计算
  3. 中央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4. 对外投资立项后的内部控制主要内容有哪些
  5. 交通运输企业如何管理固定资产
  6. 什么是企业兼并重组
  7. 往来账的审计查证方法有哪些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