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前置程序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行政复议前置程序有哪些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2-04

 
133367

行政复议前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行政复议前置是指在行政相对人对特定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必须先向行政复议机关提起行政复议,经复议后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适用范围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价格违法的处罚以及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等。

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确认案件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行政机关确认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果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经依法取得的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行政相对人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前,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不过,对于涉及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不适用行政复议前置的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案件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对于治安管理处罚案件,行政相对人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前,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

纳税争议案件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和《海关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在与税务机关发生纳税争议时,必须先依法缴纳或解缴税款、滞纳金或提供相应担保,然后才能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保险案件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对于工伤保险案件,有关单位和个人在以下情形下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协议或规定;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如果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对价格违法的处罚

根据1999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布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时,必须先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

根据国务院《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对于地方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应当先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审计署作出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应当先向审计署申请复议。审计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后2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如果延长复议决定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并且要及时通知复议申请人。

延伸阅读
  1. 行政诉讼协调和解的范围如何界定
  2. 征收方征收程序不合法怎么办
  3. 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原因
  4. 强制拆迁需要满足哪些法定条件
  5. 行政诉讼管辖权异议的申请程序是如何的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本国人犯罪会被驱逐出境吗
  2. 民告官的有效方法
  3. 治安调解影响政审吗
  4. 行政诉讼法院不受理怎么办
  5.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通释(下)
  6. 诉前保全和诉讼中保全措施的具体作用
  7. 管辖权异议审理实体吗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