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对象是指谁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执行对象是指谁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5-02-04

 
133327

执行对象的定义和分类

执行对象是指根据生效的执行根据确定,并由执行机关的执行行为所指向的目标,即执行客体。根据不同的情况,执行对象可以分为物、行为和人身三类。

物包括财物和其他物件。在行政诉讼执行中,物的例子包括缴纳税款、退还证件、票据等。物可以进一步分为特定物和不特定物。特定物指的是不能以其他物体代替的对象,例如退还所扣车辆。不特定物指的是可以以其他同类物体代替的对象,例如划拨款项。

行为

行为作为执行对象之一,是指完成执行义务所需要的特殊行为。这些特定行为原本应由义务人自动履行,但由于其拒不履行而引起强制执行。行政诉讼执行中的行为对象包括强制服兵役、强制拆除违章建筑等。

人身

在民事诉讼中,人身通常不作为执行对象,但在行政诉讼执行中却存在特殊情况。例如,如果一个公民被处以劳动教养,而该公民起诉并经法院裁定暂停执行,但在诉讼判决中败诉并应收入劳动教养场所,如果该公民拒不自动前往,行政机关可以强制收押该公民进行教养。在这种情况下,执行对象是该公民的人身。

强制执行的方式和手段

强制执行是根据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进行的活动。在行政诉讼执行中,常见的强制执行方式和手段包括:

1. 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执行机关可以查询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情况,并冻结该存款,或将其划拨给申请执行人。

2. 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执行机关可以扣留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或直接提取其收入用于执行。

3. 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执行机关可以对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并进行拍卖或变卖以实现执行目的。

4. 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执行机关可以搜查被申请执行人可能隐匿的财产,并将其查出后进行执行。

5. 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

执行机关可以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

6. 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执行机关可以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7. 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执行机关可以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进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8. 强制加倍支付

在特定情况下,执行机关可以要求被申请执行人进行加倍支付。

延伸阅读
  1. 被执行人是否有权要求停止拍卖?
  2. 故意杀死警犬的法律问题
  3. 北京地区律师费用标准
  4. 拘役刑期是否可抵用缓刑期限
  5. 诉前财产保全程序的要点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3. 开办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条件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6. 行政诉讼改革:异被告地管辖的必要性
  7. 行政诉讼的证据性质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死刑的执行程序
  2.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3.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流程
  4. 追讨工资的合法途径
  5. 工伤仲裁的流程如何进行的
  6. 劳动纠纷诉讼
  7. 离婚后纠纷处理指南

热门合同下载

  1. 游戏开发者协议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防盗门加工承揽合同范本
  4. 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