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证据中的书证的含义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8-15
行政诉讼证据的构成
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中使用的材料和事实,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这些证据是法院判案的基础,被称为“可定案证据”。可定案证据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三个特征。
行政诉讼证据的特点
由于行政诉讼的性质,其证据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 行政诉讼证据的最终目的是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 行政诉讼被告必须全程承担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法定举证责任。
- 行政诉讼被告不得自行收集证据,也不得代理律师自行收集证据。
- 人民法院有收集证据的权力,但无收集证据的义务,其主要任务是审查和判断证据。
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包括以下种类:
- 书证:以文字、符号、图案等形式记录与案件事实相关的人的思维或行为的书面材料,如行政机关的文件、文书、函件和处理决定。
- 物证:与案件事实直接相关的物质证据,如物品、工具、设备等。
- 视听资料:以图像、声音等形式记录的与案件事实相关的材料,如摄像录像、录音等。
- 证人证言:证人作证的口头陈述。
- 当事人陈述: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
- 鉴定结论: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出具的对案件事实的鉴定结论。
- 勘验笔录:对案件现场进行勘验时记录的笔录。
- 现场笔录:对案件现场情况进行记录的笔录。
行政诉讼中的书证
行政诉讼中的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案等形式记录的与案件事实相关的人的思维或行为的书面材料。这些材料包括行政机关的文件、文书、函件和处理决定等。作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这些规范性文件在诉讼中必须提交为书证。
提供书证的要求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书证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 提供书证的原件,包括原本、正本和副本。如果提供原件困难,可以提供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或节录本。
- 提供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抄录件时,应注明出处,并经该部门核对无异后加盖其印章。
- 提供报表、图纸、会计账册、专业技术资料、科技文献等书证时,应附有说明材料。
- 被告提供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询问、陈述、谈话类笔录应有行政执法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谈话人的签名或盖章。
- 如果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对书证的制作形式有规定,应按规定执行。
通过对行政诉讼中书证的含义的理解和研究,我们对书证的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司法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运用与书证相关的知识,包括书证的调取、勘察、运用和保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