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要注意哪些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申请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要注意哪些问题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5-16

 
132493

申请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要注意哪些问题

什么是证据保全

证据保全是指法院在起诉前或对证据进行调查前,根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的请求,或根据职权对可能灭失或今后难以取得的证据进行调查收集和固定保存的行为。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

在行政诉讼中,当证据可能灭失或难以取得时,法院根据法律对证据进行保护和固定,实施证据保全行为。然而,仅当需要保全的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时,才有必要采取保全措施。需要保全的证据应是可能对案件的实体处理结果产生影响的证据。

注意事项

(1) 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即,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期限应与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证据的期限一致。如果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经法院准许延期举证,则证据保全申请期限也会相应推延。与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保全申请期限不同的是,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因此,相对而言,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申请期限较为宽松。

(2) 当事人应以书面形式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在申请书中,需要详细列明证据的名称、所在地点、证据保全的内容和范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以及申请证据保全的理由等事项。

(3) 法院有权要求证据保全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具体是否要求提供担保由法院自行决定。法院在决定时可综合考虑证据的种类、价值大小等因素。

(4) 证据保全申请的主体是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诉讼第三人。与此相关的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不属于证据保全申请的主体。

延伸阅读
  1. 申请财产保全需要交多少钱
  2. 债务人拖延还款的应对方法
  3. 诉讼中财产保全的管辖法院是哪个
  4. 离婚诉讼中如何利用证据维护自己在程序方面的权利
  5. 诉前保全和诉讼中保全措施的具体作用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拓展行政诉讼法律适用
  3. 乡政府行政不作为告乡政府
  4. 行政处罚适用的对象是谁?
  5. 中国行政合理性原则的确立及其内容
  6.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起诉的行政强制措施有哪两类
  7.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