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证据的时间限制有哪些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2-26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时间限制
一、证据交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在案情复杂或证据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在开庭前向对方出示或交换证据,并将交换情况记录在案。同时,根据第三十七条,当事人可以申请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对于证据较多或复杂疑难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交换证据的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当人民法院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时,交换证据之日即为举证期限届满。如果当事人申请延期举证并经人民法院准许,证据交换日期相应顺延。
二、证据补充和调取
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有举证责任。如果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人民法院有权要求补充证据。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向相关行政机关、组织或公民调取证据。需要由人民法院收集和调查的证据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原告或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供了证据线索,但无法自行收集而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二是当事人应当提供但无法提供原件或原物的证据。
证据保全
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采取措施以保存证据价值的诉讼行为。根据情况,人民法院可以对证据进行保全,主要包括制作笔录、绘图、拍照、录音、录像、提取并保管有关证据等措施。人民法院调查和收集证据的基本方式包括调查询问、调取有关材料、提交鉴定和勘验检查。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或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证据进行保全,并根据证据的属性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证据保全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证据有可能灭失;二是证据以后难以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