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09
行政诉讼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方文化中的人权观念的兴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的理论,认为人的“自然权利”是与生俱来的。这些观念旨在对抗封建专制的君权和教会的权力,强调个人权利的保护和政府权力的限制。这种人权观念的出现颠倒了人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打破了传统法理中的“主权豁免”原则,为行政诉讼制度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尽管“天赋人权”已被证明是虚拟的,但重视人的基本权利与自由的观念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为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行政诉讼制度要求审查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在英国,普通法院一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并坚守“王在法下”的传统。普通法院的独立性为政府行为受到法律约束提供了制度基础,使政府行为即使在封建时代也受到法律的限制。法国的行政诉讼制度则通过设立行政法院于行政系统内部实现行政内部监督行为,但随后行政法院逐步独立出来。这表明现代行政诉讼制度要求行政审判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并有能力控制和监督行政机关。
法治社会奉行法律至上和法律统治的观念,即政府权力的运行应受法律的控制,权力源自于法律的授予。行政诉讼制度以审查政府行为的合法性为主要内容,背后隐藏的是政府应当依法行政的命题。只有在一个民众普遍信仰法治的社会中,行政诉讼制度才能建立起来。法治社会相信官吏若无约束必定滥用权力,因此需要建立专门机构和程序对官吏的行为进行审查。现代行政诉讼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得到了法治社会的支持。
上述三个文化形态对行政诉讼制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作用,构成了现代行政诉讼制度的法律文化基础。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形成了近代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因此,将现代行政诉讼制度看作是西方法律文化的产物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