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证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程序法律知识

不公证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10-28

 
131486

不公证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公证并非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因此,即使合同未经公证,只要符合法律规定,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合同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被视为无效:

  1.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合同中的以下免责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1. 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2. 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延伸阅读
  1. 股权质押后再签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
  2. 机动车未经登记是否取得物权
  3. 诉讼离婚房屋交易的法律效力
  4.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待定
  5. 交叉要约的效力

公证法热门知识

  1. 借条的债务转移及其法律效力
  2. 公证处的介绍
  3. 债权的转让及其法律效力
  4. 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概念和特征
  5. 附条件终止合同的效力
  6. 移动公证:电子证据的法律作用和功能
  7. 买房公证的法律效力
公证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食堂餐饮合同范本
  2. 工商代理合同范本
  3. 代练接单协议范本
  4. 单位采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