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5-16
根据《政府采购法》,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在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被视为政府采购法律关系中的采购人。采购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具有特定的地位,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采购,但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
采购代理机构是受采购人委托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机构。广义的采购代理机构包括集中采购机构和采购代理机构。
1. 集中采购机构:由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的人民政府根据本级政府采购项目组织集中采购的需要而设立。集中采购机构是非营利事业法人。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采购人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如果采购人不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实施集中采购,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此外,集中采购机构还可以接受采购人委托采购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
2. 采购代理机构:根据《政府采购法》第十九条的规定,采购代理机构是指代理政府采购的社会中介机构,其代理政府采购的资格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经过资格认定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属于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在采购代理关系中,采购代理机构是代理人,采购人是被代理人。采购代理机构根据采购人的委托授权范围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法律后果由采购人承担。采购人与采购代理机构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因此,采购人应当与采购代理机构签订委托代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采购人有权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未采购人指定采购代理机构。
供应商是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自然人。法人是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经济组织。其他经济组织指的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
1. 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的条件:
- 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 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 在过去三年的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 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此外,采购人可以根据具体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例如要求供应商具备相关的资质条件。
2. 供应商的资格预审:供应商可以自由进入政府采购市场,采购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真正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对供应商不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但是,对供应商参加具体的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有权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的供应商条件和采购项目对供应商的特定要求,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审查。
审查的方式和主要内容包括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文件和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如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资质证明文件、财务报表、纳税凭证、业绩情况等。
3. 联合采购:两个以上的供应商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供应商的身份共同参加某一项目的政府采购。参加联合体的供应商必须具备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条件,联合体应当向采购人提交联合协议,明确联合体各方承担的工作和义务。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采购人签订政府采购合同,联合体各方对合同约定的事项对采购人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