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9-20
根据《贯彻民法通则意见》第108条的规定,当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时,应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明确保证人对主债务的保证范围和保证期限。即使未单独订立书面保证合同,但如果在主合同中明确写明了保证人的保证范围和保证期限,并由保证人签名盖章,也视为书面保证合同成立。
对于公民之间的口头担保,如果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人作证,也视为保证合同成立,除非法律另有规定。然而,《合同法》第十条对口头合同作出了限制性规定,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而根据《担保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保证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由此可见,担保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而当事人口头担保并不具备法定形式,因此没有担保合同的效力。因此,您口头的担保没有法律效力,无需偿还债务人的债务。
(1) 借款人向贷款人申请贷款。如果借款人符合银行贷款条件,但抵押物或信用水平无法满足银行贷款条件,则可以向担保机构申请担保。
(2) 借款人直接向担保人申请贷款担保。
担保机构对申请项目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对符合受理条件的项目,进行现场考察、资料审查和项目正式评审。
根据项目评审结果,按照决策程序进行决策。
对于决定承保的项目,落实相应的反担保措施。
担保机构收取相应的担保费用。
签订委托担保合同、反担保合同、保证合同及相关协议。
对在保项目进行跟踪和监管。
(1) 无代偿解除,担保项目结束。
(2) 代偿解除,进行追偿程序:
a) 全部收回代偿损失,项目结束。
b) 未全部收回代偿损失,核销损失,项目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