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4-03
行政强制戒毒是指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采取行政措施,通过一定时期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强制使其戒除毒瘾。行政强制戒毒工作由公安机关负责,并需要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民政部门的配合。
根据《禁毒法》的规定,吸毒人员可以自愿申请进入戒毒所进行戒毒,但在某些情况下,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有权决定对某些人进行强制戒毒。被决定进行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决定的公安机关将其送往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需要注意的是,强制戒毒的决定不由法院或教养委员会作出,其他机关也没有权力强制公民戒毒。
并非所有吸毒成瘾者都需要进入戒毒所接受强制戒毒。根据《禁毒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吸毒成瘾人员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有权决定对其进行强制隔离戒毒:
对于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吸毒成瘾者,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强制隔离戒毒。
对于在社区戒毒期间仍然继续吸食、注射毒品的吸毒成瘾者,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强制隔离戒毒。
对于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吸毒成瘾者,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强制隔离戒毒。
对于经过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吸毒成瘾者,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强制隔离戒毒。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且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决定对其进行强制隔离戒毒。对于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者,经公安机关同意后,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进行戒毒。
根据《禁毒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怀孕或正在哺乳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者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同样,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者也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对于这些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者,应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社区戒毒,并由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加强帮助、教育和监督,督促落实社区戒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