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对象可以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行政强制对象可以有哪些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2-26

 
130203

行政强制对象

行政强制对象是指未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行政强制原则

1. 行政强制合法性原则(行政强制法定原则)

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必须依据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2. 行政强制适当原则(合理性原则)

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必须是适当、合理的,并且符合比例原则。

(1) 设定行政强制应当适当

在立法机关设定行政强制时,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平衡维护公共秩序和保护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

(2) 实施行政强制应当适当

①能够不实施行政强制就不实施

A) 对于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B) 对于没有明显社会危害且当事人确实无力履行的情况,如果中止执行已满3年仍未恢复执行,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②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价值应当适当

A) 查封、扣押的范围应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财物;

B) 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C) 冻结存款、汇款的数额应当与违法行为涉及的金额相当。

③选择适当的强制手段

A) 当事人不依法履行行政决定时,应优先使用非强制手段;

B) 行政机关应优先使用间接强制手段(代履行、执行罚),只有在代履行和执行罚无法实现行政目的时才采用直接强制执行;

C) 当多种强制手段都可以实现行政目的时,应选择对当事人损害最小的方式,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

3. 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

(1) 经教育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情况下,不再实施强制措施。

(2) 先行催告

① 在制作行政强制决定前,应当进行催告,并在实施行政强制时进行解释说明;在催告或实施前,只要当事人愿意自动履行,应立即停止强制执行;

② 行政机关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3) 在催告过程中,一旦发现当事人有故意逃避履行行为的情况,应立即执行,教育不能成为恶意逃避惩罚和制裁的漏洞。

4. 禁止利用行政强制权谋取利益原则

(1) 不得使用被查封、扣押的财产;

(2) 不得收取保管费;

(3) 收支两条线;

(4) 合理确定代履行费用。

5. 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和法律救济权利原则

(1) 在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决定前,应当听取当事人的意见,确保其陈述权和申辩权。

(2) 当事人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申请行政赔偿。

① 当事人对基础行政决定没有异议,仅认为行政强制执行违法时,应单独就行政强制执行提出行政复议或诉讼;

② 当事人对基础行政决定不服,可以就基础行政决定和行政强制行为提出行政复议或诉讼;

③ 对于“在法定期限内既不申请复议又不提起诉讼才可强制执行”的情况,由于基础行政决定的救济期限已过,当事人只能就行政强制执行行为寻求救济;

④ 对于“当事人对基础行政决定不服,提起诉讼后,法院维持了行政决定或驳回了当事人诉讼请求”的情况,如果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当事人又对强制执行决定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应集中审查强制执行行为本身的合法性。

(3) 当事人有权申请司法赔偿。

①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后,如果法院裁定并执行,且没有变更基础行政决定,因基础行政决定违法导致法院的司法强制执行行为违法,且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应由申请执行的行政机关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②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扩大强制执行范围而受到损害,也有权依法要求其给予赔偿。

延伸阅读
  1.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2. 为什么要进行房屋权属登记
  3. 新种子法规定转基因植物品种需信息公开
  4. 在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中强制集资如何处理
  5. 人民法院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包括哪些

行政强制法热门知识

  1. 看守所依法释放需要发给证明书吗
  2. 三个月不报税有滞纳金吗
  3. 失信人员可以坐飞机吗
  4. 限期出境由哪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5. 暂扣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6.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共同点
  7. 限制出境会通知本人吗
行政强制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