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转让要订立书面合同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民用飞机转让要订立书面合同吗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3-09

 
130092

民用飞机转让需签订书面合同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民用航空器的所有权取得、转让和消灭,必须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进行登记。而且,民用航空器所有权的转让必须通过签订书面合同来完成。

航空犯罪的罪名

1、劫持航空器罪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劫持航空器的行为是指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控制航空器,从而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这个罪名的主要特征包括犯罪主体可以是机组人员或乘客,犯罪主体必须明知劫持航空器会导致严重后果,但仍然故意进行劫持行为,而劫持行为可以通过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实施。劫持航空器是指非法控制航空器,强迫其改变原定航线,飞往犯罪人指定的地点。这个罪行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劫持行为,无论是否达到犯罪人预期的目的,都构成此罪。根据我国刑法和民用航空法的规定,以及《关于惩治劫持航空器犯罪分子的决定》,对于这种情况,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如果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航空器遭受破坏,或者情节特别严重,可判处死刑;如果情节较轻,可判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使用暴力危害飞行安全罪

使用暴力危害飞行安全罪是指对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从而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这个罪名的主要特征包括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对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公共安全。犯罪主体可以是一般人,只要危及飞行安全,无论后果如何,都构成此罪。根据民用航空法的规定,对于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可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3、传递虚假情报扰乱正常飞行秩序罪

传递虚假情报扰乱正常飞行秩序罪是指故意传递虚假情报,扰乱正常飞行秩序,从而导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并造成严重政治影响的行为。这个罪名的主要特征包括客观方面是传递虚假情报,扰乱了正常飞行秩序,导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主观方面是故意的。根据民用航空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这种情况,可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延伸阅读
  1. 担保合同编号:____________
  2. 私人借款的利息多少算合法
  3. 转让美容院签订合同的程序
  4. 工会法人未变更前劳动关系的效力问题
  5. 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

行政强制法热门知识

  1.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2. 拒交社会抚养费的法律后果
  3. 公安交通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性质
  4. 滞纳金缴纳:法律性质、特点和界定
  5. 行政拘留的基本概念
  6. 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
  7. 租房签订的电子合同也有效吗
行政强制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签订不定期限劳动合同之首次签订或者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2. 用工日起满一年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签不定期限合同
  3. 签订不定期限劳动合同情形之连续两次订立固定合同
  4.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后果
  5. 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签定书面劳动合同的后果
  6. 如何签订承揽合同
  7. 如何签订居间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机械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2. 礼盒销售合同范本
  3. 油品销售合同范本
  4. 车辆销售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