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2-28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福利房的分配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是否取得房屋的完整产权以及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福利房未取得完整产权,一般会判给职工一方,并根据实际情况,让取得房屋的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根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如果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如果购房人确实有特殊原因需要转让经济适用住房,政府将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
如果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购房人可以将其上市转让。在这种情况下,购房人应按照当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的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具体的交纳比例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政府可以优先回购。购房人也可以按照政府所定的标准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
上述规定应在经济适用住房购买合同中明确载明,并明确相关违约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条规定,如果离婚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将按照以下情形处理:
如果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成,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当事人在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权后,如果仍有争议,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