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意义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执行法律知识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意义是什么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11-02

 
129957

行政决策法治化是现代政府建设的需要

一、行政决策法治化是现代政府建设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转轨变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冲突、社会利益的分化组合、价值取向的多元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非理性行政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行政能力,损害了政府权威,影响了政府形象,最终导致了政府公信力不尽人意。有学者在互联网上就政府公信力问题对网友评论进行了追踪调查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对政府持“信任”态度的约占20%,持“不信任”态度的约占80%。要提高政府公信力,从政府自身建设看必须从观念、制度、行为等多方面入手,其中行政决策法治化是一个重要环节。行政决策是政府表现其职能的主要手段和形式,它不仅是对已有法律和政策的贯彻落实过程,也是针对现实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过程,具有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行政决策法治化能够克服行政决策在制定、执行、监控、评估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有力保障公民对行政决策享有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通过行政决策法治化可以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强化决策责任制、增加决策透明度,最大程度满足公共政策合法、合理、科学、民主的要求,从而促进公众对政府行为的认同。另外,行政决策法治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内在动力和价值追求上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体现多数人意志、保障和实现多数人利益,所以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环节──行政决策入手,加快推进行政决策法治化,就能从根本上把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向深入。

二、行政决策法治化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

和谐社会并非是一个没有矛盾、纠纷和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矛盾、纠纷和冲突产生后能够寻求到切实有效的救济途径和解决机制的社会。社会和谐的构成因素是多元的,从权力和权利的构成角度看,包括公权力之间的和谐、私权利之间的和谐、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和谐,这三对组合的和谐构成了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作为行政权行使的首要环节,行政决策法治化对促进这三对组合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行政权的角度看,公权力之间的和谐主要体现在行政权与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和谐。行政权相对于立法权来说其主要内容是执行权,在现代民主社会,无论是间接民主还是直接民主,立法以体现多数人意志为根本宗旨是普遍认同和存在的事实,立法后的规范性文件能否得到真正的执行并达到应有的目的,则执法行为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根本价值就在于体现多数人的意志,与立法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有利于立法目标的真正实现,从而促进立法权与执法权的和谐。司法权相对于执法权主要是一种监督权,其监督的主要依据是立法产生的规范性文件,体现的仍然是多数人的意志,只要行政决策真正实现法治化,执法权就能与司法权在体现多数人意志的基础上达到一致,执法与司法就必然会达到和谐。

其次,行政权之于私权利之间和谐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私权利之间利益配置的调整来实现,这正是行政决策的重要内容。行政决策只有最大程度地反映不同私权利主体的利益需要并平衡其利益构成,私权利之间的和谐才会有更加直接的制度保障,这种状况只有通过行政决策法治化才能实现,因为行政决策法治化过程是一个使行政决策符合多数人的利益需要并使之规范化的过程。

再次,从行政权角度看,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和谐是通过行政权对私权利的尊重和私权利对行政权的信任来实现的。行政决策法治化要求的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的过程就是一个行政权尊重私权利的过程,同时,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科学性、民主性、规范性必然会有力保障公民利益的实现,从而提高行政决策的权威性,促进私权利对行政权的信任。只有尊重,行政权才会服务于私权利,只有信任,私权利才会服从于行政权,这样行政权与私权利之间的和谐才能真正实现。

三、行政决策法治化是公民权利保障的需要

实现和保障公民权利是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核心价值所在。由权力本位走向权利本位既是现代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现代民主政治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正如权利本位的产生不是天然的一样,权利本位的实现也是一个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而不断追求的辩证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其影响因素的侧重面也有所不同。在现代社会的政治构架中,行政权的不断膨胀几乎成为不可遏制的必然趋势,因为在权力体系中,立法权的行使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司法权的行使具有中立性和被动性,这就决定了二者很难有效地规制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天生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行政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可以经常的、广泛的、直接的参与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正是由于行政权行使的经常性、广泛性和直接性,决定了其对公民权利保障的至关重要性。作为行政权行使的首要环节,行政决策对保障公民权利作用的发挥只有通过行政决策法治化才能得以有效的实现。

首先,行政决策法治化要求公众参与行政决策过程。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基本要求是行政决策必须反映多数人的意志,反对个人专断。多数人的意志只有在公众广泛参与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得到足够的关注,任何个人的知识、阅历和品性都难以保证多数人意志在行政决策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过程实质是多数人意志的表达和被认可的过程,是防止个人专断决策的过程,是公民权利得以保障的前提。其次,行政决策法治化要求行政决策过程必须体现程序公正。行政决策过程中程序公正的关键是行政信息公开化、行政决定民主化。信息公开可以有力保证公众作出更加理性、正确的判断,防止因多数人的无知而造成多数人的武断;民主决定可以促进多数人意志的确认和规范,防止行政决策法治化流于形式,是公民利益得以保障的关键。再次,行政决策法治化强调行政决策的责任追究。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千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所以任何法治化的权力都应该是受到监督的权力,行政决策法治化的责任追究制度就是为了监督、防止和纠正行政决策者违反行政决策程序、侵犯公民权利的主要形式。

延伸阅读
  1. 美术著作权可以变更吗
  2. 市场经济、法治国家与社会公平
  3. 婚姻家庭关系是怎样的
  4. 刑拘期间的刑讯逼供如何认定
  5. 城镇申请法律援助的情形包括哪些

行政强制法热门知识

  1. 看守所依法释放需要发给证明书吗
  2. 三个月不报税有滞纳金吗
  3. 失信人员可以坐飞机吗
  4. 限期出境由哪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5. 暂扣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6.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共同点
  7. 限制出境会通知本人吗
行政强制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