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妨害行政诉讼的行为,可以采取以下强制措施:
(1)训诫:口头批评教育妨害行政诉讼的人。
(2)责令具结悔过:命令行政诉讼的人写悔过书,使其认识错误,避免再次犯罪。
(3)罚款:强制妨碍行政诉讼的人在一定期限内缴纳一定数量的货币,最高不超过1000元。
(4)拘留:暂时限制妨碍行政诉讼的人的人身自由,拘留期限不得超过15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规定了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身份,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如果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代为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第二十五条规定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被告身份,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对于经复议的案件,如果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则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如果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则复议机关为被告。
如果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则共同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
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为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如果行政机关被撤销,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第二十六条规定了共同诉讼的情况,如果当事人为二人以上且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被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则为共同诉讼。
第二十七条规定了第三人参与诉讼的情况,如果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