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应当终结行政强制执行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措施法律知识

哪些情况下应当终结行政强制执行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9-18

 
129572

法律咨询:何种情况下应当终结行政强制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可以在以下情况下终结:

一、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三、执行标的灭失的;

四、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的;

五、行政机关认为需要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相关法律知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后,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并且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如果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实施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超过三十日后,经催告当事人仍不履行,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进行强制执行。在实施强制执行前,行政机关需要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具体办理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章的规定进行。

如果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需要进行强制执行,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如果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并经催告仍不履行的情况下,已经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抵缴罚款。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划拨存款、汇款的决定后,应当书面通知金融机构,并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决定划拨存款、汇款。金融机构在接到行政机关的决定后,应当立即划拨。如果行政机关以外的机关或者组织要求划拨当事人存款、汇款,金融机构应当拒绝。

依法拍卖财物的程序由行政机关委托拍卖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进行。

划拨的存款、汇款以及拍卖和依法处理所得的款项应当上缴国库或者划入财政专户。任何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延伸阅读
  1. 对方承诺卖房子还钱其实对方没房子可以报警吗
  2. 车祸实在没钱赔偿法院会怎么办
  3. 刑事附带民事无力赔偿怎么办
  4. 被执行人拒不履行还可以调解吗
  5. 法院支付令期限规定

行政强制法热门知识

  1. 拒交社会抚养费的法律后果
  2. 陪审员参与诉前保全的能力
  3. 公安交通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性质
  4. 滞纳金缴纳:法律性质、特点和界定
  5. 行政拘留的基本概念
  6. 拘留证的含义及分类
  7. 什么是执行,执行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行政强制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