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0-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企业间相互借款合同的效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了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企业间借款合同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其理由如下:企业间借款合同违反了国家金融政策和国家强制性规范,因此应当视为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合同在以下情形下被认定为无效:(一)一方通过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的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企业间借款合同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应当被认定为无效。由于企业不具备贷款人资格,无法经营贷款业务,而企业间借款合同违反了国家金融强制性规范,损害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因此应当被认定为无效。
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间借款合同是有效的。借款行为属于合同行为,借贷关系是合同关系。企业间借款应当被视为私法调整的范畴,而私法自治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法律标准。既然企业间借款是民事主体之间的“私人”行为,只要企业之间是完全自愿地相互借款,款项来源合法,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就应当认定企业间借款合同为有效。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既不能一概否定企业间借款合同的效力,限制市场经济主体的财产权利,不利于拓宽融资渠道,也不能不加区别地承认其效力,完全放任不管,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应当从借款主体、合同性质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区分,对其效力进行判断。对于以往争论较多的问题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从借贷主体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应当区分适用的主体。上述规定中关于企业的含义不明确,指向不清。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企业不仅包括企业法人,还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乡镇及街道企业等。
其次,关于《贷款通则》的法律属性。在我国,行政法规只能以国务院的名义颁布。国务院各部委办局颁布的只能是行政规章,是针对某一行政领域的特定问题颁布的。《贷款通则》显然不是行政法规,只能是部门规章。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四条的规定,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虽然违反了《贷款通则》的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出于保护金融秩序的考虑,各地法院通常不支持此类理由,仍然会确认企业借贷合同的无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