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身份关系的赠与合同的有效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其它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附身份关系的赠与合同的有效性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4

 
42388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与他人的,一般要签订赠与合同的,而赠与人是可以在赠与合同中附义务的,那么附身份关系的赠与合同有没有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附身体关系的赠与合同是双方自愿签订的,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因此该合同一般是有效的,并受到法律保护。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赠与合同的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条的规定,赠与可以附义务。当赠与合同附带义务时,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限制

对于任意撤销赠与合同的情况,应当有所限制,以维护公平性、诚实信用原则和社会道德。

已转移财产权利的限制

如果赠与的财产已经部分交付并转移了其权利,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赠与。任意撤销仅限于未交付且未转移财产权利的部分,以维护赠与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稳定。

经公证证明的限制

赠与合同经过公证证明后,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公证部门的介入表明当事人对赠与意愿的表达已经经过慎重考虑,因此赠与合同经过公证证明后,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

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限制

不论赠与合同是以何种形式订立,是否经过公证,以及赠与的财产是否已转移其权利,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都不得任意撤销。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主要指为救灾、扶贫、助学等目的,或为资助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所为的赠与。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这类赠与,因为其具有公益性质。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由于当事人之间存在道义上的因素,如果允许赠与人任意撤销,则与道义不符。因此,赠与人也不得任意撤销这类赠与。
延伸阅读
  1. 担保合同司法解释
  2. 公司法人变更与土地转让的关系
  3. 担保人提供担保要注意什么
  4. 营业执照过期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
  5. 非法转租的法律效果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担保合同的定义和目的
  2. 房屋到手价与税费承担的法律争议
  3. 服务合同
  4. 原告与被告的基本信息
  5. 医疗器材采购协议
  6. 确认抵押合同无效如何交诉讼费
  7. 房屋租赁纠纷的法律规定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