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程序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法律知识

行政赔偿程序有哪些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12-31

 
127960
当我们的权益因行政失误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法定程序申请行政赔偿,这也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也可以规范国家机关的行政能力。那么行政赔偿程序是怎样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行政赔偿范围及其程序

一、赔偿范围

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出现以下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应予以赔偿:

  1. 违法或错误决定吊销律师执业证;
  2. 违法或错误决定责令律师停止执业,以及对律师事务所停业整顿;
  3. 违法或错误决定吊销公证员执业证;
  4. 违法或错误决定责令公证处停业或撤销公证处;
  5. 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其他违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害。

二、不予赔偿的规定

以下情形不予赔偿:

  1. 与行使司法行政机关管理职权无关的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
  2. 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身行为导致的损害;
  3. 法律规定的其他不予赔偿情形。

三、赔偿程序

申请赔偿与受理立案

  1. 政策法规处作为我局机关行政赔偿案件的受理机构,负责对赔偿请求进行初步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
  2. 请求赔偿应由请求人填写《行政赔偿申请登记表》。特殊情况下无法书面提出的,可以口头方式提出,由受理机关承办人员代为填写并作出笔录,当事人签名。

审查

在审查阶段,需要对以下事项进行审查:

  1. 赔偿申请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的赔偿范围;
  2. 是否存在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的不予赔偿情形;
  3. 请求人是否符合国家赔偿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
  4. 是否应由本机关予以赔偿;
  5. 赔偿请求是否已超过时效;
  6. 请求赔偿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

行政赔偿案件的办理

  1. 已立案的行政赔偿案件,由案件受理机构送交相关业务工作部门办理,特殊情况下可以由案件受理机构直接办理。
  2. 承办部门应在一个月内对赔偿请求提出予以赔偿或不予赔偿的意见,并将相关材料报送政策法规处进行审核。
  3. 政策法规处应在十日内审核承办部门的意见,经本机关分管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本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
  4. 司法行政机关对符合法定赔偿条件的决定予以赔偿,制作《行政赔偿决定书》。
  5. 对不符合法定赔偿条件的决定不予赔偿,制作《不予行政赔偿决定书》。这两种决定书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署,加盖机关印章,并送达赔偿请求人。
  6. 对于本机关不负有赔偿义务的申请,应通知赔偿请求人向负有赔偿义务的机关提出申请。如果赔偿义务人是其他司法行政机关,也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收案后移送负有赔偿义务的司法行政机关。

行政赔偿的执行

负有赔偿义务的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执行赔偿决定。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后的调解方式
  2. 工伤死亡认定时间的法律程序
  3.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的行政调解程序
  4. 医疗纠纷赔偿账务处理方法
  5. 如何赔偿因名誉侵权而遭受的损失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受害公民死亡:谁有权申请国家赔偿?
  2. 案情摘要
  3. 申请国家赔偿的程序和要求
  4. 行政赔偿案件处理的法定期限
  5. 司法解释规定:错误执行案件占比60%
  6. 公司决议的有效性
  7.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