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12-15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是确定国家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的基础和标准。它对于确定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免责条件和举证责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1994年颁布《国家赔偿法》之前,学界对于归责原则存在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过错责任原则认为,判断行政主体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是否应该赔偿,应该以行政主体在行为时是否存在过错为标准。如果存在过错,就应该赔偿;如果没有过错,就不应该赔偿。这种观点考虑了行政主体在行为时的主观状态的差异,区分了合法履行职责和违法侵权两种不同的行为,是有意义的,并且符合大众的心理习惯,容易被接受。但是,这种观点在实施中较为困难。因为确定一个行政机关是否存在过错是很困难的,不像确定一个人是否存在过错那样容易。这可能导致在实践中大部分受害公民无法得到赔偿,与过错责任原则的初衷相悖,也不符合国家建立行政赔偿制度的初衷。
无过错原则主张,不论行政机关在行为时是否存在过错,只要造成公民损害,就应承担赔偿责任。无过错原则的好处在于克服了过错责任原则对于机关主观过错的考察困难,操作简便,也有利于受害人获得赔偿。但是无过错原则无法区分国家机关的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将赔偿和补偿混为一谈,这是不可取的。
违法责任原则是指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应该赔偿,以行为是否违反法律为唯一标准。它不关注行政机关的主观状态,只考察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违反了现行法律的规定。这一原则避免了过错责任原则操作困难的问题,克服了无过错原则赔偿过宽的缺点,具有操作方便、认定精确、易于接受的特点,因此是比较合适的原则。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这一规定明确了违法责任原则作为行政赔偿基本归责原则在立法中的地位。
因此,无论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是否存在过错,只要其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并因此给相对人造成损失,就应承担赔偿责任,而不论其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受害人也无需证明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故意或过失,只要行政机关无法证明其行为合法,就应无条件地进行赔偿。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由行政主体、职务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和因果关系四个部分构成。
行政主体指的是执行行政职务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机关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如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和地方行政机关(如地方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工作人员既包括行政机关中的工作人员,也包括受上述机关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
职务违法行为指的是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它是行政赔偿责任中最基本的构成要件。关于职务违法行为的界定,我国《国家赔偿法》没有具体规定,理论界也存在不同意见。但从行政赔偿的立法精神来看,违法应包括违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和我国承认和参加的国际公约等。执行职务的范围应包括职务行为本身的行为(如工商管理部门违法吊销许可证和执照),以及与职务有关连而不可分的行为(如警察刑讯逼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途中违反交通规则将他人撞伤)。
行政赔偿责任的目的是对受害人遭受的损害进行赔偿。因此,损害的发生是行政赔偿责任产生的前提。损害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损害仅指物质损害和直接损害,不包括精神损害和间接损害。
因果关系是连接违法行为和损害后果的纽带,是责任主体承担赔偿责任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缺乏因果关系,行为人就没有义务对损害后果负责。因果关系的严格程度直接影响到受害人合法权益救济的范围。在我国行政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中,因果关系应采用直接因果关系,即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逻辑上的直接关系。行为并不要求是结果的必然或根本原因,但应是导致结果发生的一个较近的原因。至于其关联程度的紧密程度,则完全取决于具体案情。